那些与我们同时代的光芒熠熠的人物,其实和伴随我们的日月星辰没什么区别,平时你总不大会时常想起他们,你总觉得他们永远会在。然而他们却又和日月星辰不同,是西沉了就不再升起,划过天幕就不再回来。他的光芒照耀到的地方越多,你越会感到随着他们的离去,时代的一部分也随之定稿,后人翻阅时代的书页时,会清晰的看到这个天体陨落的注脚。——@谷鸟衔枝来

title

  • 其实对于袁公的印象,一直停留在课本中的描述,以及新闻中见到的样子。大约是一个干瘦的老人,黑黑的,带着草帽,在田间地头,照顾着自己的水稻。懵懂无知的我甚至觉得,他和别的农民没什么两样,为什么课本中、新闻中会经常讲到他呢?
  • 随着年龄增长,加上自己确确实实的饥饿的经历,慢慢的能感受到袁公的伟大。
  • 这种伟大不是光靠语言,或者文字就能表达出来的,一句“新型杂交水稻亩产1000公斤”,可能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,也就是“哦,好像很厉害的样子。”,没有太多真切的感受。
  • 我虽然出生的时候已经不是饥荒的年代了,也鲜有听到有人饿死的事情,但是这样的生活,却是靠袁公,以及一大批和他一样的伟大的人们拼搏出来的。
  • 杂交水稻这个词,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了,它和袁隆平这个名字也密切的联系在一起。小的时候比较幸运,在家也没挨过饿,到了大学、工作过后,因为种种原因,我差不多也有持续一年多两年的时间,没有吃过一顿饱饭,每天都饥肠辘辘,只能吃一点点东西,只是为了省点钱。饥饿的感觉不好受,一顿两顿可能忍忍就过去了,长时间的饥饿真的很折磨人,每天都无精打采,肚子里也空空如也,只有不停的喝水,和期盼着能吃到点东西,更遑论有心事做别的事情了。
  • 我挨饿虽然不是缺粮食导致,但是饥饿的感受是很真实的,只有切身的感受过,才能明白袁公的伟大!
  • 当年中国人口增长爆发,全世界都看衰,觉得中国没法养活这么多人。是袁公和他的杂交水稻,狠狠的打了外国人的脸,向世界证明了,中国不仅能养活14亿人,还能养的很好!
  • 袁公的功绩无法用言语表述,也不是我一个小小的普通人能评论的,今日听闻噩耗,我震惊、难过、心痛,泪水一次次在眼眶中打转,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,可是随后便是权威的报道,证实了这件事情!
  • 听闻袁公生前还有两个梦,第一个:禾下乘凉梦,第二个: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。

人民日报

  • 袁公第一个梦,可谓是表达出了他终生的心愿,他希望能有高粱一样高的水稻,穗子如同扫帚一样,米粒如花生一样,如果真有这样的水稻,那么几乎不会有人再受到饥饿的困扰,真是心系天下,一心为人。如今袁公虽然没在自己手中实现这个梦,但是他也化为了繁星,会目睹这一天的到来!

禾下乘凉

  • 袁公第二个梦,可谓是真正的大爱无疆,杂交水稻覆盖全球,也意味着全世界的人们都不用受到饥饿的困扰。

泣不成声

  • 我不太擅长赞美,也认为自己不配去评论,只能借用两句话:
  •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,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。
  • 今天美好的生活离不开袁公,也离不开无数如袁公一般的英雄。共和国能有今日的繁荣与强盛,离不开你们的呕心沥血。
  • 最后:国士无双,袁公一路走好!

走好

  • 附上袁公被采访到,记者问是否害怕再出现饥荒时期的场景,袁公坚定的说:不可能了,不可能了。

袁公说不可能再次出现饥饿